“祛邪”+“扶正”,中醫防治近視如何有所為?
上一監測周期(4月6~12日),全網涉及中醫藥相關信息總計452857條,微博平臺為主要信息來源,達277965條信息?!?部門整治兒童青少年近視矯正亂象”成為行業輿情熱點。
轉載熱度前十的新聞如圖:
重點事件輿情分析:
近日,國家衛生健康委、中央網信辦、教育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等6部門聯合發布《關于進一步規范兒童青少年近視矯正工作切實加強監管的通知》,整治近視矯正市場亂象。通知要求,不得在開展近視矯正對外宣傳中使用“康復”“恢復”“降低度數”“近視治愈”“近視克星”等表述誤導近視兒童、青少年和家長;不得違反中醫藥法規定冒用中醫藥名義或者假借中醫藥理論、技術欺騙消費者,謀取不正當利益;要嚴肅查處假冒中醫醫療機構或醫務人員宣傳虛假中醫近視矯正療效的非法行為等?!敖暢C正不得宣傳降低度數”迅速成為新浪微博熱點話題,超1億網友關注該話題,討論達3.5萬條。
相關數據表明,我國兒童青少年近視率已高居世界第一,情況不容樂觀。教育部、國家衛健委等8部門去年印發《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實施方案》,提出充分發揮中醫藥在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治中的作用,制定實施中西醫一體化綜合治療方案,推廣應用中醫藥特色技術和方法。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中也強調,要抓好青少年近視防治。
近些年來,針灸、耳穴壓豆、推拿按摩、中藥、眼保健操等中醫療法在近視防控中一直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在防控青少年近視方面有著巨大潛力,深受患者和家長的信賴。誕生于20世紀60年代的眼保健操便是根據中醫推拿、經絡理論形成,通過對眼部周圍穴位的按摩,緩解視疲勞,在青少年近視防治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而在巨大市場利益的誘惑下,一些商家利用消費者對中醫藥的信任,以及兩者之間專業知識和信息的不對稱,夸大宣傳、牟取暴利,聲稱能治療近視的眼貼、中藥茶、按摩儀、理療儀等產品屢屢出現。一些假冒中醫醫務人員的從業者甚至標榜其治療方法可以使視力恢復。然而不規范的處置可能會延誤病情,導致視力進一步下降,后果嚴重。
所以,中醫防治近視,需要“祛邪”。目前醫療技術條件并不能治愈近視,我們要謹防這些打著中醫旗號宣傳虛假中醫近視矯正療效的非法行為。通知的發布是國家多部門聯動對近視矯正行業規范監管的開始,對各級中醫藥管理部門的監管力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督促轄區中醫醫療機構切實落實主體責任,規范開展兒童青少年近視矯正工作。
中醫防治近視,也要“扶正”。通知要求,要加強科普宣傳,科學認知兒童近視矯正行為。其實,在落實責任和科普宣傳方面,中醫藥各級管理部門已開始行動。如山東省將依托省內各級中醫醫院成立一批兒童青少年近視小兒推拿防控基地,制定統一手法操作標準,推動小兒推拿防治近視進學校、進家庭;上海市浦東新區開展了中醫耳穴貼壓活動,為學生近視提供中醫預防保健,共服務了21萬人次。隨著市場監管和科普宣傳的加強,中醫藥將更好地發揮在治療青少年近視方面的特色和優勢,為孩子創造安全健康的成長環境。